
“1983年3月8日下午两点,总部临时开会!”作战处值班员扯着嗓子在走廊里通知。黄达宣刚脱下大衣,听到动静,一抬头升融配资,“又出什么急事?”没人回话,他只得匆匆赶往礼堂。进门的瞬间,他愣住了——主席台中央站着一位瘦高的少将,军礼姿势标准,声音洪亮:“同志们好,我是新任三十九军军长徐惠滋!”黄达宣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忍不住握拳自语:“这小子……当年可是我亲手押送的俘虏!”

短暂的惊诧没有影响会议节奏,任命文件宣读完毕,礼堂里掌声起伏。散会后,黄达宣三步并作两步追到后台:“小徐,还认得我吗?”徐惠滋笑着立正:“老连长,我当然记得!”一句“老连长”叫得黄达宣直摆手,“别提那茬,想当年挑俘虏我还嫌你太瘦。”
话锋落回三十五年前。1948年11月1日清晨,东北野战军第十六团尖刀连奉命进入沈阳城大西门一带清剿残敌,连长正是黄达宣。城里战事已基本结束,零星枪声在胡同里回荡。搜索到一座被废弃的小院,黄达宣喝令:“缴枪不杀!”没想到楼里涌出十几名国民党士兵,其中就有十八岁的山东机枪手徐惠滋。交枪后,小伙子缩在角落,脸冻得铁青,却悄悄站得笔挺,这种神态让黄达宣记住了他。
当时部队减员严重,需要从俘虏中补充新兵。黄达宣挑人标准严厉:个子不够、没文化、没精神头,一律不要。挑到最后,他把目光移向“想回家”一列,看到那个瘦高个:“小兄弟,留队试试?”徐惠滋摇头:“东北都打完仗了,我想回家种地。”黄达宣哈哈大笑,“仗可没完升融配资,全中国老百姓还等着我们。跟着共产党,前途比种地宽。”几句话说动了徐惠滋,一纸志愿书,他从俘虏变成人民解放军战士。

入伍后不久,三十九军奉命入关作战。徐惠滋文化程度在连队里算高,被抽到营部当文化教员,闲暇就教战友识字、写家书,口碑不错。1949年1月攻天津,部队需从结冰的护城河冲锋上岸。冰面脆、炮火密,徐惠滋不慎跌入冰窟,班长孙克勤死死拽住他的棉袄带才把人拖了上来。湿衣服在零下二十多度的风里结冰,徐惠滋却没退下阵地,他绕到敌人侧翼扔出手榴弹,拿下一座机枪地堡,还活捉三名守军。战斗结束,天津城头的红旗迎风招展,他被记大功一次。
解放全中国的队伍马不停蹄。灵宝战役里,他又一次主动请缨,带三个兵夜渡黄河偷袭对岸据点,第二天黎明前插旗成功。首长评价:“徐惠滋,能跑能打能动脑。”年底,他已是连副指导员,年仅十九岁。

1950年升融配资,朝鲜战场突然烽火四起。三十九军作为志愿军先头部队跨过鸭绿江。开赴前线的夜里,行军灯全部熄灭,官兵手拉着手摸黑过山。有人低声嘀咕:“美军厉害得很。”徐惠滋压住嗓音:“是人就能打。”越是朴素的话,有时越能提气。
10月下旬,云山激战。起初大家以为对面是南朝鲜第一师,打着打着却发现坦克、火炮、制式头盔都和情报不符,原来是美骑一师。美骑一师绰号“无败宠儿”,武器精良,空中火力尤其凶猛。军长吴信泉召集骨干:“正撞上美军主力,怕什么?赢了,咱们立新纪录!”士气短暂低落后迅速回升。夜幕降临,徐惠滋带两个排,悄悄潜至敌侧翼机场,用爆破筒炸断停放的两辆坦克履带;后续部队顺势冲锋,缴获几架轻型飞机。云山一役,美骑一师首次吃下败仗,舆论哗然。新华社电稿写道:“志愿军首战告捷,三十九军首功。”

从第一次战役到五次反击,徐惠滋在朝鲜整整待了三年。阵地上弹片把钢盔敲出凹坑,旧棉衣被炮焰烧穿,他却顽强地一次次从火线上爬回来。1953年停战,他已是志愿军某团副参谋长。
回国后,北京军区重组,徐惠滋被调到装甲兵学院深造。此后十年,他先后当过营长、团长、师长,脚步踏遍内蒙古、华北、东北多个训练场。战友私下议论:“这人抓紧一切时间学习,开会时口袋里常带着小本子,一有空就记。”1979年边境自卫还击作战,他是前线指挥某预备师的师长,精确火力配合和快速机动受到总部嘉奖。

进入八十年代,部队推行干部任职年轻化,邓小平南下视察,临时指定三十九军某王牌师接受检阅。原本的师长突发急病,军区司令部让徐惠滋顶替。列队时,徐惠滋军姿笔挺,口令清晰,方阵通过检阅台整齐如一。结束后,小平同志边走边问:“这位师长多大年龄?”“报告,五十一岁。”“不错,还年轻。”几句话,却为他打开新通道。三个月后,任命电报下达:徐惠滋调任三十九军军长。
就这样,1983年春天,礼堂里出现了让黄达宣意想不到的一幕。一个俘虏,在人民军队的熔炉里锻造成将。两人并肩站在会议室外,黄达宣拍拍他的肩,“年轻时眼光还算毒;可没想到,毒到能挑出个上将。”徐惠滋一本正经:“挑人是起点,不断培养才是真功夫。”这句话让黄达宣沉默片刻,随即笑起来,“说得对,我们都只是搬土的人,部队才是成材的土壤。”
1988年,徐惠滋被授予中将军衔;1994年,晋升上将。许多干部培训班上,他常用自己的履历提醒学员:“今天的列兵,明天可能就是你的首长;不要因为出身、经历轻视任何一名战士。”严肃的语气中,有来自枪林弹雨的底气,也有对当年“缴枪不杀”政策的感恩。

徐惠滋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:如果1948年那天我真的回乡种地,人生也许同样踏实,却再没机会见证三十九军云山一战炸断坦克履带,没机会和老连长在礼堂重逢,更没机会以军长身份接受士兵的军礼。转身,是命运;坚持,是选择。
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